成长志

李希贤:谈一点学生通讯社和记者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30日 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作者:李希贤

  本来今天我这里没有什么事情,只是中午的时候宣传部刘部长组织以前在学生通讯社和记者团的01级学生聚餐,与他们话别,为他们步入社会饯行,为他们考上研究生祝贺。

  学生通讯社的历史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因为这个学生组织成立于大家来中医学院之前。它简称学通社,成立于2000年末,具体的时间记得不是很清楚。当时设有三个部,是记者部、编辑部、美术摄影部三个部门。现就读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99级中西的姜海伟任社长;现就读广西中医学院、99中西的谢美清任副社长;现就读山东中医药大学、99针推的黄薛慧、现工作于学院党委宣传部、99中医班的孟颖霞、现工作于学院基础部分团委、00中西的范凯斌分别任记者部、编辑部、书画摄影部部长。

  成立时人总东拼西凑的,其中不乏能人志士,而自己当是也算是混迹于此,但是作为不大,毕竟能力有限。这些人中有现任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宣传联络科科长的韩亚鹏,还有一些考上研究生的99级的师兄师姐。因为是一个年轻的团体,所以大家在一起相处很融洽,也很和谐。在一起互帮互助,工作上不分彼此,每个人的进步都是很快的。

  我当时进入学生通讯社时,仅仅是最底层的,也就是说是最小字辈的,是学生通讯员,当时还不是记者。因为在记者部里除了部长就是学生记者,再次才是学生通讯员,所以当时进了之后没有什么压力,反正就是觉得好玩。我和李婷当时都是通讯员,她后来当过学通社社长。她在社里干得很好,经常能在院报上发表文章。

  在社里对我影响比较多的有社长、记者部部长、编辑部部长。这些人都是很能干的,也都很有才华,拿出来都能独当一面。姜的思想比较多一点,为人公道正派;黄在组织方面很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待人热情,做事认真;孟的文学功底在我认为是社里最高的一个,其文风流畅,浑如天成。这些人都在社内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的贡献,使学通社在同学们之间有了很大的影响,为以后成立记者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记者团正式成立是2003年7月。2003年对于学院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许多岗位的处级干部都进行了正常调动,这其中包括宣传部。部里来了两个领导,一个是女的,一个是男的。刘燕任部长,以前在学生处的时候任副处长、在工会任副主席,为人热情大方,组织能力强,思想超前。仇志勇任副部长,以前在院长办公室任主任科员,他办事细致,为人正派,平易近人,组织能力强。两位部长都是那种让人感觉上很合得来的人。

  当时部里协商对管辖的两个学生组织进行优化组合,将广播站和学生通讯社进行改革,组建一个新的叫“学生记者团”或“大学生记者团”的学生组织。后来在征求名字的时候,选择了后者,于是在紧锣密鼓的学生记者换届当中,我被推上了山西中医学院第一届大学生记者团团长的位置,既是学院党委宣传部对我的信任,也是所有学生记者对我的期待。当时除了感到重重责任,别无他感。我也深知我们那一届的光荣使命就是将广播站和记者团进行实质性的融合,使它尽快走上一个快速发展的道路,步入正常运行的轨道。

  从后来的情况看,我们还是做到了。目前的大学生记者团已成为学院一个比较成熟、影响力较大的学生组织。

  (作者系山西中医学院第一届大学生记者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