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志

程冬梅:最美的时光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9日 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作者:程冬梅

  退团好几天了,其实一直不想写退团感言,因为那代表着我是真的已经退出记者团了,而我一直不愿意承认这个事 实。对于我们这些已经退团的老记者来说, 写退团感言是一件残忍的事,他提醒着你面对这个悲伤的事实。从今以后,我再也不会出现在记者团的全团例会上了,再也不会出现在编辑部写海报了,再也不会拿起心爱的画笔画板了······

  三年了,来记者团已经三年了。大学里最美好的时光都留在了这里。时间之内,你我也许容颜沧桑,各自于天之涯海之角;时间之外,你我依旧眉目晶莹,并肩坐于那落满桃花瓣的编辑部台阶上。依旧清晰记得。那一年,刚来记者团,那个坐落在老校区东南角的小小的编辑部。曾经的我嫌弃他小、旧。现在,我已明白那是岁月的痕迹,那里有我们认真细致画板的身影;有我们安静淡定写海报的印迹······那里见证了我们从懵懂到成熟成长的转变,那里有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回忆。编辑部已经深深的印在了每一个学生记者的心中,不管我们在外面如何如何,那里始终是等待着我们的家。他用温暖承载着我们的喜怒哀乐。任时光匆匆流过,编辑部永远是我们留恋的港湾。

  三年了,我在记者团送走一批又一批老记者,迎来一批又一批新记者。那一年的丹姐、娟姐、小马哥、小卢姐姐······现在的常红、金媱、晶晶、静远······我的身边有人去,有人来。如今,离开的人变成了我。

  似乎记者团的时光从老校区编辑部的画板和旧图书馆的联欢会节目排练开始。那时候,每天晚上都会去编辑部画板,一直到宿舍关门前回来。除了画板,所有的空余时间就用来排练,中午、下午、周末,和丹姐,和编辑部的小伙伴们一起为了我们的《容嬷嬷的Style》而奋斗,最后晚会上的成功成就了我容嬷嬷的经典形象。除此以外,和“光学长”他们的友情也在一起去商贸城买水果的时候建立,那天的雨水记录着我们的快乐。时至今日,想起那段时光,心里依旧澎湃,依旧温暖。许多时候,我们放不下的就是那些逝去的共同回忆和回忆中的人。记者节晚会过后,我幸运的留了下来,和晓烨、桂彬他们一起成为一名正式的学生记者。记者节过后的第一次全团例会,见到传说中高大上的会议室,瞬间内心自豪无比。

  总有一些时光在逝去后,就会发现它已深深刻在记忆中。记忆太好,有时候是一种负担,因为记得越清楚,越是放不下。比如第一年换届期间的一个小插曲,大概或许是我在记者团最最刻骨铭心的痛了,人生第一次经历那样的事,茫然,彷徨,换届前的那一天晚上哭了好久,不理解,没有人能感同身受。人的一生有些痛是不能,有些痛却是不能不。当时的我已经能够接受,平静安然的走过。时至今日,我已然放下,原谅所有的一切,只因深深爱过。我希望我的脑海里,我的心上,记者团所有的都是美好,命运再主宰,执着的心也不会更改。

  换届过后,赶上护理系新校区搬迁,晓烨来了新校区,最后留在老校区的小记者只有我和王莹两个,还记得我们两个站在寂静的编辑部里,对着画板,无奈的纠结,两个人,连贴板都不能顺利完成。熬过了最难的时候,秘书部又迎来了新成员,小峰峰和家竹,我是很喜欢他们的,人很好,很乖,很有礼貌,也有担当,书法也写得特别好。

  去年换届我当上了秘书长,带着晓烨、小峰峰、家竹开始我们的第十二届秘书部工作,庆幸我的身边一直有晓烨相随相伴。同时也和团长贾鹏、副团长谢飞、编播部部长苏苏、记者部部长小英、编辑部部长慧祯、中心主任小黄打成一片。九月份招新,迎来了我们部新的工作小伙伴:晓丽,常红、强强、鸿儒。几个小孩还算不错,现在我们把秘书部交给了他们,我希望我也相信,他们一定会好好的,我们的秘书部、我们的记者团一定会好好的。

  换届大会上,望着每一个和我一起从实习记者到现在成为退团老记者的小伙伴们,满是不舍与依恋,未来我们终将离散在岁月的风景里。那些没有完成的事情希望下一个人生继续完成。

  只要曾经经历过,你我都会在心底深处为逝去的记者团时光留一点柔软。在沧海留念的某个间隙,眼中会忽然掠过一缕无名的温暖,在似曾相识的风景前,心头会蓦然升起一段莫名的无奈。漫漫时光,终将把所有的欢声笑语、喜怒哀乐都凝聚成回忆中最美的星辰,温柔的照拂着我们的生命。请相信你深深爱着的记者团也一定深深的爱着你。

  愿所有记者团的孩子都能在这里感受到爱与温暖;

  愿那些错过的人,经历了颠沛流离后还能再度相逢;

  愿我们没能实现的梦想,在最无助难过的时候,开出最灿烂的花来;

  愿那些没能珍惜的青春和回忆,在经历了成长的阵痛之后,能在心底认真而又平静地告别。

  愿记者团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