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如今我已离团。回首这些年的时光,我已从一个懂之甚少的外行人,成为一名还算合格的学生记者。在这里,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笔尖上的功夫,更有深刻的道理和珍贵的友谊。
或许是上天冥冥中的安排,让我与记者团有一段不解之缘。经过笔试、面试、试用期,最终我留了下来,第一次大会的人山人海到后来人数逐渐减少时,我很庆幸没有被淘汰。在试用期间,刚接触写稿,交稿被退回,改完再交,再退回,反反复复,自信心的确被打击不少。但我明白,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进入记者部后,每天奔波于各种新闻和活动之间。室友们说特别想我,因为她们常看不到我的身影,见到最多的也只是我盯着屏幕、敲键盘、写东西。老同学打电话来问候,听到最多的就是俩字“写稿”。写文章时,还时常斟酌着用哪个词语更恰当,纠结着标点是否有错了。回想起来,当时的生活真的很充实,除了学习,再没有什么比对它如此用心了!
在我的印象里,团例会每次都会准时开始,这与其他协会社团有很大的区别。而且会上每每是有事说事,团长到部长井然有序,效率极高。团里的老师们都是和蔼可亲的主儿,他们随时欢迎你去“骚扰”。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上的问题,你都可以去请教他们。
大学生记者团很温馨,很人性化,你可以在这里证明自己的能力并享受属于你的荣耀。和大家在一起的每个点滴,都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感谢你们在我最美好的年龄带给我最美好的时光!
有新闻的地方就会有记者,它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犹记得娟姐当初的一句话,记者是帅的职业。现在发现,爱上它已成事实,有些东西已刻在骨子里,即使离开,也会伴随你度过漫长的岁月。
从指尖划过还来不及感受,将所有的一切化为绕指柔。蓦然回首,我早已褪去当年的青涩,成为记者团过去式的我,向我热爱的老师和朋友致敬,祝愿大学生记者团拥有更辉煌的明天,而我也将带着团的精神,以更稳健的步伐走向未来!
最后,在这里浅谈下采访技巧吧:
1、确定采访对象——要选择适当的新闻人物
被访人通常分为学校老师、学生和附院医生。一般情况下,上级会下达采访人物的命令,比如,践行“艰且益坚 持重笃行”先进个人、我校创新团队的成员、毕业季学生等等,人物的选择必须具有代表性。选择人物时,要广泛打听,多方了解,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决定新闻人物的取舍。
2、访前准备
(1)采访前一定要事先预约
这看似一个小节,实际上非常必要,一是显示对被采访人的尊重,二是让被采访者有所准备,三是可以确定何时何地采访。同时,也通过这种渠道,建立第一次沟通。此外,通过联系确定他们是否接受采访,以便为下一步做准备。
(2)应当准备相关的资料
采访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可能多的了解这个人,弄清楚他的大众口碑、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一些习惯,了解他的专业领域、单位职称、研究项目、所获奖项等等。
(3)拟定采访提纲
采访要有一个大方向,抓住主题,再根据前期的了解,拟定一个采访提纲。同时,提纲也可依据自己所构思的采访稿件形式来拟定。这个提纲一定要围着大主题转,但也要考虑到被采访人的性格习惯等,设定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从闲聊开始进入采访,尽量让他按照你设定好的路线,一步步引着走。
(4)必要的知识准备
因为很多老师和医生会在不同的专业领域,恰恰是我们不了解的,这就需要我们做相关的知识准备,也算是给自己“充电”了。但如果不必要,在专业问题方面泛泛的带过就行,不需要深入挖掘。
3、采访中的注意事项
(1)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问得自然。这是提问的态度和气氛问题。如果问得十分唐突、生硬,就会破坏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第二要问得明白。这是提问的内容问题。记者应该善于把一个大问题化成一些具体的问题。问得具体,才容易问得明白;第三要问得简洁。这是提问的表现形式问题;第四要问得有特色。这是提问的个性问题。只有问你眼前这个采访对象最合适的问题,才是有特色的问题。
(2)要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
观察有两点:一看表情,他是否在认真回答你的问题,他是否已经进入被采访的角色。二看他的兴奋点,你说什么时他最感兴趣,在他心中,什么东西最让他自豪,然后,适当顺着他的话题添加采访题目,力求挖深、挖透。通过察言观色,与被采访人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让他不设防。遇到对方精神紧张时,要设法缓和气氛,聊聊闲话;遇有难言之处,要巧妙引导。真正的采访,并不是为采访而采访,应该是一种打开心扉的心与心的交流,是一种朋友间的交谈。
(4)注意身份
人们都说记者是无冕之王,但记者不能因此凌驾于任何人之上,不管是采访学院领导还是普通学生,记者既不能做作、自卑,也不能自高自大,要与任何被采访人建立平等关系,把握好自己的心态,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完成交流,这样才能保证采访角度不出偏差。
4、采访后所做工作
(1)在采访后要尽可能留下被采访者的联系方式和照片,以便在写稿时核对相关信息。
(2)稿件:a、以当事人的纪实谈话为依据进行写作,不要合理推测、合理拔高,事实是新闻生命,做新闻人物报道同样要用事实谈话;b、要保留被采访人的谈话风格,不要断章取义,注意表现人物个性;c、要依据采访、围绕主题选择内容,突出重点,用最真实、最具个性的语言勾勒人物形象;d、稿件要多写、多练、多修改润色。
(3)完成采访稿后,需要被采访人查看是否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确定最终稿件后,发给相关负责人。
总之,人物采访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件细活,记者只有不急不躁,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真正做好做活一个人物。总的来说,记者的采访技巧不是有某个公式、规律在那,这是一件有生命力的事情,记者的采访技巧需要记者根据时间、空间、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的不同而运用不同的技巧来完成采访任务,需要自己去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