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学生记者杨宇淼 5月7日,我校大学生记者团在行政楼三号会议室成功举办第十四届换届选举大会。党委宣传部代理部长郭继林、副部长李培硕出席,全体学生记者参加。大会由第十三届大学生记者团副团长孙明慧主持。
恍惚间三年就这么过去了,还是熟悉的开头,却再也不是我的舞台。最后一次开团例会的前天晚上,刘江说他想了一晚上也不知道和大家说些啥,我不知道我那天说了些啥,但我隐约记得,那天团例会的氛围,空气中已经充斥着离别的伤感。我们就要离开了,在这里的几百个日日夜夜,终于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我终于还是忍住了眼泪,但这不是真的我。临近离别的日子,我总对我的那八个结拜兄弟(我的两个副团和六个部长)说,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记者团还是记者团,我们却不是当年的我们了。在我们这儿,记者团有继承和发扬,也有创新和发展。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个人带记者团的风格,很大程度上与我所曾经待过的记者部风格相关,又或者说这本来就是记者团人的一种精神,一种融入到骨子里的纪律和情感。
我有时在想,我要是五年制的学生,会不会再在记者团多待一年。无数个日夜,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这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吗?我并不能确定,却始终在犹豫与肯定之间徘徊。直到换届那天,那天看见可爱的13届、成熟的14届、活泼的15届,我突然觉得,我不能待在这个地方五年,可能就是我在这里最大的遗憾了。那天到了退团记者讲话的时候,看见一博、宇鑫抹眼泪,看见三三、冲哥煽情对白,看见大家说了那么多,我突然觉得真的是老了,我们当年一起进来的十几个人,终于也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经历过三次换届,这也是最后一次了,看过镇文姐、一凡姐、嘉婧姐、院院姐的出现与离开,看过贾团、谢飞副团、小英姐、苏敏姐、慧祯姐、尹萍姐、冬梅姐、小黄学长的出现与离开,现在到了14届看着我们离开的时候,我们这些老家伙当初在实习期的时候对她们各种严厉与苛刻(当然我觉得我可能是最严厉的),最初是出于新鲜与刺激,到了后来就变成了责任和期许。
面对记者团,这里就像一个家,一个心里难以舍弃的港湾。从实习记者时认识的晓歌,到刘洁,到邓晓卓,到江叔,到董荣华,到很多很多人······到我们终于成为老记者了,带上实习小记者红红(郭红霞)、睿斌、段静远、卢海洋,这些都是感情的寄托,都是牵挂的所在,总是担心他们稿子写不好,担心不会去写好人家的活动,担心这、担心那,但后来他们的表现却是让我感到担心还是有些多余,记者部交到他们手里我放心,现在是红红当部长,这是个超级稳重的人,我觉得她当团长都可以了,我可是见证了她从实习小记者一步步成长到今天这个地步的,三年改变了我,也用两年改变了她。记得中医专业认证那会儿,我和小英姐她们蹲在编辑部,和全国的专家走访学校的各个部门,后来赶时间吃晚饭一人一桶泡面在编辑部凑合的日子,那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再到后来我当了团长,从记者部走出去,眼光放在整个全团去看大家的时候,就又变得不一样,我想办法让大家在这里开心的工作、开心的玩耍、开心的度过大学里的绝大部分时光,大家在底下认真做好自己的每份工作,我们在别处、在每件事上都要考虑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为大家保驾护航,在这个层次上,我尊敬、心疼,也感谢大家的付出,也感谢宣传部老师对我们不遗余力的提供帮助。
说到这最后一年的收获,当然是我们认识的这八小只了。颜值担当武家竹(自诩可爱的典范)、熟练老成的副团叔叔(刘江)、美腻独特的副团明慧(总是心疼大家太辛苦)、傻傻执着的三三(邓晓卓)、豪气狡黠的冲哥(据说三三汉子和冲哥更配)、安静多才的美志(超级···嗯,怎么说的一个人呢,自己想去···),当然,还有我们污到爆炸的任部长(哈哈,开玩笑啦~任文晨其实是个超级细心又让人放心的男生,女生们快来围观,我真的是忍不住想替他做个媒~),最最后,还有我心疼又最想夸的萌萌哒的女汉子,也就是第十四届记者团团长王丽媛啦~真的是没想到,这样一个不怎么强壮的身板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这么说来,团长她不当谁来当,毕竟身体好才是真的好啊,哈哈),我不是夸她(其实也是在夸,但不夸她难道夸我们这些走了的老家伙啊)。这是个积极进取、乐观自信、严肃活泼,能放得开收得住的绝佳人才啊,以后要是哪个公司敢拒绝她,不如我开公司把她收入门下得了(醒醒、醒醒,是不是又说梦话了,看看,人老了就不正经),总之,这个人好到爆炸,让人放心到爆炸的一个人,记者团我是放心交给她了。
其实,说了这么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现在的离别是为了将来的更好相遇,这一点,我从来都是深信不疑。
别了,记者团!爱你,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