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志

宋酉杰:再见,记者团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9日 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作者:宋酉杰

  看着鲜红的荣誉证书和萌萌哒学妹送的礼物,不免想到我为之奋斗了两年半多的记者团从4月24日那天起就跟自己说再见了,对于记者团有分开的不舍游离别的难过,但更多的是对记者团人儿们深深的爱。

  记得大一刚开学有一天中午,当时正准备和舍友出去吃饭的我看到食堂那么多人便也去凑热闹,看到是记者团在招新,那个时候我正在看芮成钢的书,想着要是能成为一名记者也是蛮不错的,而且我的写作水品不是很好,进去以后说不定还能提高一些,问清各个部门的情况后便毫不犹豫的报了记者部,在经过笔试面试实习后,我有惊无险的正式成为了一名小记者,由于上一届只有女生,所以连同我在内的四个男生,按照柯娟学姐的话来说便是记者部的火种,虽然说这些火种后来都没有继续留在记者部,但也印证了记者部出人才的公理,同时也为记者部的发展留下了新的希望。

  在成为小记者后,又一次和柯娟学姐闲聊,问他为什么会把我招进来,她说因为当时看到我在特长那一栏写的是吹笛子,就想着要是差不多的话就把你招进来,我听了也是一阵无语......不过也正因此我非常感谢柯娟学姐,如果不是她,我可能就不会坐在这里写这篇感言,也就不会认识那些可爱的人了,而且她在学习上生活上和工作上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记者团的温暖。在记者部写稿的那段时光,有来自学姐的鼓励和同届小记者们的帮助,虽然累,但也一并快乐着。

  大一下半学期的时候,依旧是柯娟学姐,觉得我的条件可能更加适合编播部,在问过我的意见后,在13年的4月份,我便正式开始了我的编播生涯,并在此后的两年中一直为之奉献,直至退团。第一次上广播是在我还完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被杨瑞学姐拉上去感受了一番的,那个窘迫的感觉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之后凭借我的努力和大家的认可,在吕小琴学姐当部长的时候我正式成为了广播站的一员,从刚开始广播的什么都不懂,到后面一人兼职两天甚至三天的节目,这中间少不了的是学姐学长的悉心教导和同事们的无私帮助,虽说有坑我的胡君燕学姐,总是让我一个人播,但也因此我学会了如何一个人驾驭一档节目的能力,对出现突发状况时也显得不那么慌张了。

  在旧校区时,广播站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我的第二个家,平常下课后去自习,和当天播音的人聊聊天,后来把我的箫也放在那里,闲来无事就会吹奏一曲或者放着音乐小寐一会儿,再到后来旧校区停了广播后几乎每天都呆在那里了,那个时候吕小琴和胡君燕学姐也经常来自习,可以说那段时间除了考试的压力外,我是最无忧无虑的,这也是为何我在最后一次播音后反倒对这个时候最为怀念的原因。

  也是因为搬校区的原因,大二招来的新人感觉就像是被放养出去的孩子一样,虽说他们现在已经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老记者,但总会想到因为没有仔细教过他们而感到一丝愧疚。不过大三招新,可以说是一步步看着他们逐渐成长起来,那种感觉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渐渐长大成人,而我们也该退休,把重担交给他们了。这次换届后可以说是对编播部的一次大换血,丽媛更是以小记者的身份扛起了部长的重任,但是新人新气象,祝愿广播站在丽媛小朋友的领导下走向更好的未来。

  从大一一直到现在也参加过两次退团,每次看到学姐学长们很伤心都感觉很奇怪,不就是退个团么,也不至于吧,但真正到我该走的时候我才明白,你为之奋斗奉献了三年的地方,不是说离开就能潇洒的离开的,当你真正处在那个环境下你才能感觉到那种深深地不舍和无比的眷恋。在记者团的3年,当过两年多的学长,一年多的倒霉孩子,半个多月的欧巴,付出的不少,收获的更多,要不是因为中药只有4年,否则我一定呆到大四才走,同时也为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早早离开的人感到遗憾。有些人担心在记者团学不到什么,以后想起来会觉得后悔,我想说的是,当你为一篇稿件写到深夜,为一档节目形式在路灯下苦思冥想时,你就不会在纠结你是否学到了什么,因为你的整个身心都奉献给了这里,只要你努力过奋斗过,并且深深地热爱着她,那当你离开的时候,就绝不会有遗憾,有的只是对时间太短的喟叹......

  不想写太多的话了,只想说柯娟学姐,蒙婷婷学姐,刘镇文学姐,张娜学姐,吕小琴学姐,杨瑞学姐,胡君燕学姐,孟宪凯学长,苏敏大大,李玲玲,张豆豆,刘聪,张琛,顾金瑞,苗强,赵媛媛,李无双,辛辰,韦升海,张慧祯,冬梅姐,刘浩,张建光,王桂彬,栋栋,一博,宇鑫,丽媛,梦圆,亚楠,孙雯,星利还有我们的李龙老师,我爱你们,我会永远永远爱着你们!